|
關于申報 2024年度東南大學至善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的通知 | ||||||||
| ||||||||
根據《東南大學至善出版基金管理辦法》,現就2024年度東南大學至善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設立宗旨 東南大學至善出版基金的設立,旨在支持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發(fā)揮基金在引導和資助精品教材出版、優(yōu)秀學術著作出版以及優(yōu)秀科普作品出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資助范圍及金額 東南大學至善出版基金主要用于資助第一作者為東南大學在編在崗教師或東南大學校友的教材、學術專著及普及類作品等出版。根據出版市場價格核算申請書稿的出版資金需求及出版價值,經組織評審后最終獲資助的項目,出版基金將予以最高不超過5萬元的經費支持,不足部分由作者自籌。 (一)教材類 服務學校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yǎng),充分體現我校辦學特色、人才培養(yǎng)目標及教育教學改革的總體方向,聚焦復合型國際化人才以及國家重點領域緊缺人才培養(yǎng),圍繞課程教學,能夠及時吸納學科、行業(yè)的新知識、新成果、新理論。優(yōu)先支持符合專業(yè)特色的多介質、數字化、智能化、快速迭代的新形態(tài)教材。屬于“新形態(tài)教材”的,須提供數字資源建設方案和部分數字資源樣品供審核。 (二)學術專著類 具有科學的研究方法、創(chuàng)新的學術觀點、嚴謹的學術規(guī)范,在某一學科領域對某一專題深入探索,提出獨到見解或新穎體系,具有重要理論指導意義或重大應用價值及前景的優(yōu)秀學術成果。 (三)自然科學普及類 能夠面向全社會激發(fā)青少年好奇心,促進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的科普類著作。包括但不限于:突出科技資源特別是重大科技工程的科普化;聚焦社會熱點和公眾需求,關注民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科技前沿、數據安全、醫(yī)療健康、綠色環(huán)保、氣候變化與碳達峰、碳中和等領域。 (四)社會科學普及類 采取公眾易于理解、接受的方式和途徑,傳播社會科學知識和理論成果,弘揚傳播優(yōu)秀傳統文化、地方歷史文化及東南大學校園文化和校友文化的成果,弘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提高全民族人文素養(yǎng)的成果。 三、資助重點 (一)符合學校人才培養(yǎng)要求的優(yōu)秀教材,尤其是系列化、已經配套完整的數字教學資源并取得良好教學成果的新形態(tài)教材。 (二)突出思政元素、能在同類教材中起到課程思政示范引領作用的緊缺教材。 (三)符合國家重大發(fā)展戰(zhàn)略需求,體現東大專業(yè)特色的交叉學科系列教材出版以及知識迭代迅速的新專業(yè)領域教材的再版、修訂。 (四)有較大受益面和推廣度,在教學實踐中反映較好,具有較高修訂或再版價值的教材,或已入選省級及以上重點出版規(guī)劃的新編、再版教材。 (五)在某一行業(yè)領域取得先進研究成果,學術價值高、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前沿性,對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戰(zhàn)略具有明顯促進作用的科技著作。 (六)在傳播科學思想、介紹科學方法、普及科學及人文素養(yǎng)方面具有思想性、文化性、科學性、普及性的高水準普及讀物。 (七)在專業(yè)領域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 四、申報要求 (一)申請人(限第一作者)須是東南大學在編在崗教師或東南大學校友。 (二)專著出版資助申請人原則上應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在本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和學術影響力。 (三)申請教材出版資助的主編原則上應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和三年及以上教學經驗,主講教材對應的課程實際開課兩輪次及以上且能持續(xù)開課的。 (四)申請人必須是著作權所有者,確保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權、商標權、名譽權等合法權益。著作權屬多人時,由第一作者提出申請,并須有全體著作權人的簽名授權。 (五)符合條件的申報人每人可申報1項,若想申請第二項資助時,須待第一項正式出版辦理結項后提出申請。 (六)申請人在申請資助時,須已簽訂出版合同,書稿完成度不少于60%;屬于新形態(tài)教材出版類型的還須同時提供數字資源建設方案和部分數字資源樣品。 (七)已出版的不予資助。 五、申報程序 申請人須填寫《東南大學至善出版基金項目申報表》,并打印一式3份(同時保存電子文檔),申請人簽字并工作單位蓋章后連同申報材料電子版一式1份(電子版材料中需含校友證明、申報表電子文檔、PDF 格式書稿電子文件;能反映書稿水平的獎勵情況、鑒定證書以及其他學術或教學評價等相關材料;“新形態(tài)教材”需含申請書電子文檔、數字資源建設方案及部分數字資源樣品;圖書出版合同復印件,多人合著的還需提供全體著作權人的簽名授權書。)報東南大學至善出版基金管委會辦公室審核。需要提交的電子版材料發(fā)送njseupress@163.com 。 書稿電子文件應為PDF格式文件,并以單冊書稿內容為單位提供(不以章、節(jié)為單位),圖片、表格、公式等需排入內文相應位置,叢書、套書的各冊書稿文件應保存在同一文件夾內。 本年度申報受理截止日期為 2024年12月31日,逾期不予受理。 六、聯系方式 聯系人:唐老師 張老師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qū)四牌樓2號 東南大學出版社 郵編:210008 聯系電話:83795606/83790603 電子郵箱:njseupress@163.com
來源:東南大學教育基金會(SEUEF)
|